知 难 行 易 电商设计师
出自:【素问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若问此者, 无益于治也, 工之所知, 道之所生也。
知难行易, 是黄帝内经中非常素朴的思想 。 只有把患者的病痛解决, 才是医者最紧要 的事 。 而学理的制定和推导固然重要 ,但 把患者治好 ,那才是道之所在!
针道五要的启示
出自:【素问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一曰治神, 二曰知养身, 三 曰知毒药为真, 四曰制砭石 小大, 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
★ 针道有五, 掌握神的调节是第一要务 。
★ 而养身是一切人生的基础。
★ 中药是天地长养的真药。
★ 外治法是最简要强大的方法。
★ 而脏腑气血的诊治是黄帝内经的基础
神 的 重 要
出自:【素问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
倪师要我们治疗首在掌握神, 这是黄帝 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提示!心神若是不固 , 则人就失去了生之机 。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得神昌, 失神者亡。
扶阳之要1.
出自: [ 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所谓从者, 手足温也。 所谓逆者, 手足寒也。
头冷而手足热 ,则阳气充沛, 身体健康 。 头热手足冷, 这就是阳虚的现象, 身体日 渐衰败, 这是黄帝内经提示的扶阳之要!
扶阳之要2.
出自:【灵枢 】论痛第五十三
同时而伤, 其身多热者, 易已; 多寒者, 难已。
为什么扶阳是重要的治疗心法, 在这里有 很清楚的解释:一个同时受到病害的人,
如果身体是比较偏热而阳气盛的人, 是非 常容易治好的 。如果这个病人的身体是阳 虚而偏寒者, 身体要复原是困难的, 因为 能量的不足如何提供修复的基础呢?
米: 最重要的中药!
出自:【素问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岐伯曰: 浆粥入胃, 泄注止, 则虚者活; 身汗得后利, 则实者活 。 此其候也。
无论虚实, 在治症上都必须要让胃气得复,则接下来才有治愈的可能,而养胃气的第 一方就是米浆粥 。
失 眠 探 因 1
出自:【素问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 。
★ 胃不和则卧不安, 此之谓也。
★ 肺之络脉逆也, 络脉不得随经上下, 故留经而不行。
★ 夫不得卧, 卧则喘者, 是水气之客 也,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肾
者水藏, 主津液, 主卧与喘也。
四种失眠成因
失眠探秘2,
出自:【灵枢 】营卫生会第十八
夜半而大会, 万民皆卧, 命 曰合阴, 平旦阴尽而阳受气, 如是无已, 与天地同纪。
睡眠者, 合于阴也; 醒寤者 ,得阳气也。
失 眠 探 因 3
出自:【素问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岐伯曰: 藏有所伤, 及精 有所之寄则安, 故人不能 悬其病也。
岐伯说: 五脏有所伤及, 要等到损伤恢复 ,精神有所寄托, 睡卧才能安宁 ,所以一般人不能测知他是什么病 。 这句话 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治疗卧不安时, 要注意辨 证施治, 如果是脏腑损伤导致的 ,则应先治疗脏腑的损伤, 等到损伤恢复, 卧不安的症状自然会消失。
阳 虚 生 寒 阴 虚 发 热
出自:【素问 】厥论篇第四十五
阳气衰于下, 则为寒厥; 阴气衰于下, 则为热厥。
气虚严重 ,则为阳虚, 阳虚生寒 。 血虚严重 ,则为阴虚, 阴虚发热。
形气和寿命长短
出自:【灵枢 】寿夭刚柔第六
图片电商设计师
三诊合参 、 四诊合参
出自:【灵枢 】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图片
灵枢经中的多针手法 电商设计师
出自:【灵枢 】官针第七
图片
图片
邪在五脏
出自:【灵枢 】五邪第二十
★ 邪在肺 ,则病皮肤痛, 寒热, 上气喘, 汗出,咳动肩背;
★ 邪在肝 ,则两胁中痛, 寒中, 恶血在内, 行善 掣节, 时脚肿;
★ 邪在脾胃 ,则病肌肉痛, 阳气有余, 阴气不足, 则热中善饥;
★ 邪在肾 ,则病骨痛, 阴痹 。 阴痹者, 按之而不 得 ,腹胀, 腰痛, 大便难, 肩背颈项痛, 时眩 ;
★ 邪在心 ,则病心痛, 喜悲时眩仆。
四 海
出自:【灵枢 】海论第三十三
人亦有四海, 十二经水 。 经水者, 皆注于海, 海有东西南北, 命曰四海。
黄帝曰: 以人应之奈何?
岐伯曰: 人有髓海, 有血海, 有气海, 有水 谷之海, 凡此四者, 以应四海也。
人亦有四海, 十二经水 。 经水者, 皆注于海, 海有东西南北, 命曰四海。
深浅疾留
出自:【灵枢 】 阴阳清浊第四十
故刺阴者, 深而留之; 刺 阳者, 浅而疾之; 清浊相 干者, 以数调之也。
所以治疗内科病的时候, 我们一般都会深 刺且留针, 而治疗骨伤科或体表问题时 , 我们一般都会浅刺且很快地在做完手法后 就出针! 这才是传统的针法!
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诊断
三阴三阳
巜素问‧ 阴阳类论 》
·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此知五藏终始。
· 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为至绝,做朔晦具合以正其理。
· 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
· 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
阴阳虚实
《素问‧ 调经论》
阴阳生虚实
阴之生实
美工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 阴气上逆则下虚,虚则阳邪凑之,而成实证。
阴之生虚
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
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 寒气充满,血脉凝濇,阳气散去,美工招聘而成虚证。
1.虚生外寒
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寒气留于外→寒栗。
2.阴虚生内热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
胃气热→热气熏胸中→内热。
3.阳盛生外热 上焦不通利,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外热。
4.阴盛生内寒 厥气上逆,寒气积胸中不去→血凝泣→脉不通→脉盛大以濇→中寒
黄帝内经的阴阳诊断 2
重阳之人: 《灵枢‧ 行针篇》
v重阳之人──熇熇高高,言语善疾,举足善高,心肺之藏气有余,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
v神不先行──此人颇有阴。
v何以知之──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数怒者易解,故曰:颇有阴。其阴阳之离合难,故其神不能先行。
黄帝内经中的虚实诊断
v 气血虚实: 《素问‧ 调经论》
图片
v 五脏虚实: 《灵枢‧ 本神篇》
图片
《素问‧ 通评虚实论》
重虚
图片
重实
图片
四海逆顺
图片
图片
v 三虚三实: 《灵枢‧ 玉版篇》、《难经‧ 四十
八难》
天之三虚三实
三虚 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贼风→伤之
三实 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贼风→不能危
人之三虚三实
脉
虚──濡;实──紧牢 包括:气血盛衰、邪气强弱
病
虚── 出、言、缓
实──不出、不言、急
包括:传变、证状、病势
诊
(触诊)
虚──濡、痒
实──牢、痛
外实内虚──外痛内快
内实外虚──内痛外快
虚实常变: 《素问‧ 刺志
论》 虚实之要
图片
虚实决诊
巜素问‧ 玉机真藏论》
五虚五实
五虚(正气衰竭)
皮寒,脉细,饮食不入,气少,泄利前后
五实(邪盛正不支)
皮热,脉盛, 腹胀 ,闷瞀,前后不通
时有生者
浆粥入胃泄注止─→虚者活 正气逐渐恢复
身汗得后利───→实者活 汗排外邪,泄除内邪,邪去人自安
黄帝内经中的气血诊断
皮肉气血筋骨之病: 《灵枢‧ 卫气失常篇》
皮肉气血筋骨之病: 《灵枢‧ 卫气失常篇》
病位
病在皮
特征 色起两眉薄泽
病在血气
营气濡然者
病在肉
唇色青赤黄白黑
病在筋
目色青赤黄白黑
病在骨
耳焦枯受尘垢
v 脉血不符: 《素问‧ 刺志篇》
1.脉小血多
病机:饮中热
说明:必饮酒,中热之病,酒行络脉,血多行于外,而虚于内,故脉小。 2.脉大血少
病机:脉有风气,水浆不入。
说明:风为阳邪居脉中,故脉大;水浆不入,中焦无以化生,故血少。
v 经气绝证: 《灵枢‧ 经脉篇》
阴气
《灵枢‧ 经脉篇》
五阴气俱绝,则目系转,转则目运;目运者,志先死;志先死,则远一日半死。
《难经‧ 二十四难》
三阴气俱绝,则目眩转目瞑,目瞑者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
阳气
《灵枢‧ 经脉篇》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难经‧ 二十四难》
六阳气俱绝,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
黄帝内经脏象说整理
五行总表
图片
★ 灵枢‧ 天年篇: 老、壮、少、小:50↑老,40↑壮;18↓少,6↓小
年纪 表现 特点
常度
10岁 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好走
20岁 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 好趋
30岁 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 好步
40岁
藏府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须斑白,故「好坐」。好坐
衰老
50岁 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 目始不明
60岁 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堕,故「好卧」。 好卧
70岁 脾气虚,皮肤枯,故「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
80岁 肺气衰,魄离,故言「善悞」。 言善悞
90岁 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 四藏经脉空虚
百岁 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 终
五脏之候
说明 外观 表现
肺,为之盖 巨肩陷咽,候见其外
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 骷骨有余,以候
肝者,主为将,使之候外 欲知坚固,视目大小
脾者,主为卫,使之迎粮 视唇舌好恶,以知吉凶
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 视耳好恶,以知其性
五腑之候
胃为之海。 ➡ 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
唇厚、人中长。 ➡ 以候小肠
鼻隧以长。 ➡ 以候大肠
目下果大。 ➡ 其胆乃横
鼻孔在外。 ➡ 膀胱漏泄
鼻柱中央起。 ➡ 三焦乃约
黄帝内经养生学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灵枢.本神第八
一.合于中道
1.阴平阳秘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
阳离决,精气乃绝
2.形与神俱
调阴与阳,精气乃光,
合形与气,使神内藏
3.恬淡虚无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
恬憺无为,乃能行气
二.法于自然
1.法天地
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2.应四时
请言解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
三.治于未病
1.守其神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者,正气也
2.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3.固中州
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电商设计师,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